展會信息港展會大全

AI 的未來比你想象的更不穩(wěn)定
來源:互聯(lián)網   發(fā)布日期:2024-01-07 18:29:30   瀏覽:112487次  

導讀:【CSDN 編者按】過去的未來主義幽靈使我們對數(shù)字化變革的預測保持謹慎。 本文經授權轉載寶玉老師的個人博客(微博@寶玉xp ),鏈 接https://baoyu.io/translations/ai/artificial-intelligence-ai-future-chatgpt-napster-internet 作者 | Sarmad Qadri 責編 |...

【CSDN 編者按】過去的未來主義幽靈使我們對數(shù)字化變革的預測保持謹慎。

本文經授權轉載寶玉老師的個人博客(微博@寶玉xp ),鏈 接https://baoyu.io/translations/ai/artificial-intelligence-ai-future-chatgpt-napster-internet

作者 |

Sarmad Qadri

責編 | 夏萌

出品 |

baoyu.io

過去的未來主義幽靈使我們對數(shù)字化變革的預測保持謹慎。

2001 年 3 月 6 日,紐約大學學生 Jennifer Huang 從 Napster 網站下載音樂

我們現(xiàn)在經常聽到,世界正處于一個技術轉折點;我們正在快速步入一個由 ChatGPT 等人工智能工具塑造的未來。然而,我懷疑,2024 年我們將會被提醒到納普斯特的幽靈以及其他數(shù)字化未來的失敗。

如果你年齡在 35 歲以下或 60 歲以上,你可能不太了解納普斯特。但曾經,它代表了未來。納普斯特是一個點到點的文件共享服務。在大約 1999 年到 2002 年間,它曾經是未來主義的代表。納普斯特的邏輯很簡單:有人買了一張 CD,然后把歌曲上傳到電腦上。這臺電腦連接到納普斯特的對等網絡,納普斯特使這些歌曲可以被網絡上的其他用戶免費下載。這有點像是制作無數(shù)的混音帶并四處傳播。但對音樂產業(yè)來說,這更像是一種盜版行為。

音樂產業(yè)因此感到恐慌,這種恐慌是有充分理由的。隨著數(shù)字復制和分發(fā)成本趨于零,音樂銷售將何去何從?如果所有音樂都可以免費獲取,那么專業(yè)音樂家如何謀生?從音樂開始的這種趨勢很可能蔓延到電影和電視行業(yè)。創(chuàng)意產業(yè)本應受版權法保護,但 20 世紀的版權法在 21 世紀的通訊技術面前意味著什么?

當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些新興的通信技術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傳統(tǒng)的版權法和新媒體之間存在沖突,那么版權法將不得不做出調整。電子前沿基金會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同時也是 Grateful Dead 的歌詞作者 John Perry Barlow 在2000 年 10 月的文章中總結道:“幾乎每個傳統(tǒng)的評論家在評論納普斯特案時,都曾深思熟慮地提出過這樣的問題:‘精靈是否已經出瓶了?’但更好的問題應該是,‘真的有瓶子嗎?’答案是,沒有。”

美國唱片業(yè)協(xié)會 (RIAA) 對此持反對意見。它對 Napster、Napster 的克隆產品,甚至對個別用戶發(fā)起了大量訴訟。然而,這些訴訟似乎只是技術上已落伍的行業(yè)的掙扎。正如 Gramsci 所言,舊的音樂產業(yè)正走向衰落,新的產業(yè)卻在艱難誕生。未來無疑將是無限制、相似的版權作品的復制,免費共享給所有人。

這些訴訟并沒有完全終結文件共享,但確實改變了數(shù)字化未來的發(fā)展軌跡。RIAA 在公眾眼中成了壞人,但也成功地給盜版音樂增添了一層不確定性。它無法關閉所有文件共享網站,但確實讓任何單一的文件共享平臺很難發(fā)展成盈利的商業(yè)模式。

在這些訴訟進行之時,Steve Jobs進入了一個會議室,對所有主要唱片公司的負責人說,他們每首歌能拿到一美元,蘋果將分一杯羹,這總比什么都不得要好。唱片行業(yè)最終接受了這一提議,于是 iPod 定義了 00 年代的音樂。隨后,iPhone 取代了 iPod,一個名為 Spotify 的 iPhone 應用找到了音樂流媒體的盈利模式。

今天我們所生活的世界與 Napster 時代預想的完全不同。版權法并沒有因新技術而改變,反而是依賴這些新技術的產業(yè)適應了版權法。這個新的現(xiàn)狀對音樂家或藝術家并不友好。他們的利益在談判桌上沒有代表,這一點顯而易見。00 年代的音樂家從 iTunes 銷售中只能得到微薄的收入雖然比音樂被盜版時好,但遠不足以維生。如今,艱難掙扎的藝術家從 Spotify 的流媒體播放中只能獲得極少的分成。

思考一下這與當今的生成式人工智能 (Generative AI) 的相似之處:像 Napster 一樣,ChatGPT 幾乎在一夜之間迅速傳播,主要是受到大學生的推動。與點對點文件共享類似,這些 AI 模型處于法律的灰色地帶。它們通過大量版權作品的訓練,承諾在不向現(xiàn)有版權持有者支付費用的情況下創(chuàng)造競爭作品。

針對 AI 系統(tǒng)是否應受公平使用原則的保護,已有相關訴訟提出。這是眾多律師正投入大量時間研究的問題。我不是律師,也不會假裝知道這一問題的確切法律答案。這些問題涉及的法律內容并不簡單。

但我不禁想起馬克吐溫的名言:“歷史不會重復自己,但總是驚人地相似。”

AI 倡導者常說的一種說法是,像 ChatGPT 這樣的技術已經出現(xiàn),且不可避免。無法再將這種技術重新封櫻如果陳舊的版權法律與大語言模型的數(shù)據(jù)抓取行為不符,那么我們的版權法律勢必需要作出調整。

對此,我只能說:請記住 Napster 的教訓。我們并沒有生活在 Napster 時代所預想的未來中。我們也不必活在 AI 倡導者眼中看似確定的未來里。目前來看,ChatGPT 本身還處于虧損狀態(tài),每處理一個問題就會帶來更多的虧損。它可能未來會像亞馬遜一樣,將起初的虧損轉變?yōu)槭袌鰤艛嗟匚。但它也可能成為下一個 WeWork,這家公司曾過度夸大其收入預期,以至于在當前的租賃市場中難以實現(xiàn)收支平衡。

回想一下,就在一兩年前,音樂和藝術的未來似乎必將與Web3 和強大的區(qū)塊鏈緊密相連。NFT 不僅僅是卡通猿猴圖片的代幣,它們還被看作是一種新興的支付機制,有望為藝術家們帶來資金支持。然而,隨著加密貨幣泡沫的破裂,這一切似乎都煙消云散了。數(shù)字世界的未來,原來是如此脆弱不堪。

就像 Napster 的例子所示,技術發(fā)展的軌跡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新技術同樣受到傳統(tǒng)法律的制約。一些數(shù)字革命者可能長時間規(guī)避現(xiàn)有法規(guī)(比如 Uber 和整個零工經濟),但在版權法面前,他們的行動迅速受到限制。任何新興技術的發(fā)展方向都不是必然的,尤其是當它挑戰(zhàn)現(xiàn)有行業(yè)利益時。版權法不會為了適應某個對數(shù)字未來的設想而改變,反而是數(shù)字未來需要適應版權法。

我們的創(chuàng)意產業(yè)邊界正在經歷重新定義的過程。希望這一次,藝術家們能真正參與到決策過程中,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贊助本站

人工智能實驗室
相關內容
AiLab云推薦
展開

熱門欄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實驗室 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公司動態(tài) | 免責聲明 | 隱私條款 | 工作機會 | 展會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