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新科學家》雜志10月30日文章,原題:我們真的準備好通過人工智能與動物進行真正的交流了嗎? 當被我領養(yǎng)的小貓爬到我的腿上,急切地朝我叫時,我常常希望自己能知道它腦子里在想什么。這聽起來像故事書里的情節(jié),但與動物交流比我們想象的更靠近現(xiàn)實。研究發(fā)現(xiàn),東加勒比海的抹香鯨使用143種聲音組合的發(fā)音字母表,這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最接近人類語言的系統(tǒng)。此外,人工智能也被用來試圖理解貓、蝙蝠和豬。
英國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xié)會最近啟動了動物未來項目。該項目基于一份動物福利未來報告,內容探討了2050年動物和人類世界可能的五種情景。其中最樂觀的情景是,未來人工智能取得巨大進步,人類因此可以與周圍的動物自由交談。這一突破如果實現(xiàn),將使我們看待和對待動物的方式發(fā)生重大變化,并引發(fā)一場關于動物權利的辯論:動物是否被算作地球公民,并享有公民身份所帶來的所有權利和責任?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對虐待動物的懲罰與人類犯罪將一樣嚴厲,法庭上可以使用動物證詞,大多數(shù)人將變成素食主義者。
自從1824年英國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xié)會創(chuàng)始人坐在倫敦的一家咖啡館里,想象著一個更美好的動物世界,我相信人類已經徹底改變了對待動物的方式。它們得到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好的保護,人類在法律上承認它們的感知能力,并在很大程度上結束了為娛樂而肆意虐待動物的行為。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想象與動物交流,我們可能更會想到在家里與貓狗聊天。
而那些最終出現(xiàn)在餐桌上或實驗室里的動物呢?如今這些現(xiàn)象很容易被忽視,人工智能可能會讓我們更難假裝不知道。即使是我們心愛的寵物,也可能會告訴我們一些我們不想聽到的事情它們因為長著一張“可愛”扁臉而被人類擠壓揉搓得呼吸困難,或為了在社交媒體上獲得點贊而被打扮得花枝招展或是被嚇唬。
動物行為學家表示,人類已經在通過理解動物的肢體語言與它們交流。但當動物能告訴我們的信息威脅到我們的生活方式時,我們會選擇視而不見。通過人工智能與動物進行交流,將使我們更難忽視人類的日常選擇如何影響動物。我不確定人類是否準備好接受動物們要說的話,但人類需要傾聽,因為所有生物的未來都是息息相關的。(作者克里斯舍伍德,陳欣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