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9日訊,教育部日前召開“教育這十年”“1+1”系列發布采訪活動第15場新聞發布會,分別從教育改革發展總體情況、優先保障教育投入情況以及高校科技創新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情況介紹十年來我國教育改革的發展成效。
大學文化程度人口超2.18億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介紹了十年來教育改革發展的總體情況。劉昌亞表示,“我國教育面貌正在發生格局性變化。”具體表現為以下七個方面。
一是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首先,直到2021年,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2.93萬所,在校生2.91億人,與2012年相比,學校增加6300余所,在校生增加了2800余萬人。其中,全國共有幼兒園29.5萬所,學前教育在園幼兒4805.2萬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20.7萬所,在校生1.6億人;高中階段教育學校2.2萬所,在校生3976.4萬人;高等教育學校3012所,在學總規模4430萬人。各級教育普及程度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義務教育普及程度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實現了從大眾化到普及化轉變。其次,2021年,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了10.9年,相當于高中二年級的水平,比2012年增加了1年。其中,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是24.9%,比2012年提高了10.3個百分點。全國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超過2.18億。
二是教育公平取得新成效。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輟學學生實現動態清零;在義務教育全面普及的基礎上,全國2895個縣全部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以政府為主導、學校和社會積極參與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對“所有學段、所有學校、所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現全覆蓋,十年累計資助學生近13億人次,確保“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輟學”。主要依賴于以下五個原因:第一,普惠性幼兒園更多了。2021年全國共有普惠性幼兒園24.5萬所,占幼兒園總量的83%,其中公辦園有12.8萬所。第二,在流入地上學的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更多了。2021年義務教育階段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總規模達到1372.4萬人,其中在公辦學校就讀和享受政府購買民辦學校學位服務的比例達到了90.9%。第三,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受教育機會更多了。實施特殊教育提升計劃,30萬以上人口縣均設有特殊教育學校,特殊教育共有在校生92萬人,比2012年增加了54.1萬人,適齡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了95%以上。第四,中西部和農村地區的孩子上好大學的機會更多了。十年來,通過國家農村和脫貧地區專項招生計劃錄取到重點高校的人數累計已經達到95萬人。第五,農村地區的孩子營養狀況改善了,個頭更高了。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覆蓋農村義務教育學校12.38萬所,受益學生達到3.5億人次。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地區男、女生平均身高比2012年分別增長了4.2cm和4.1cm。
三是教育質量實現新提升。第一,義務教育音體美勞等課程建設明顯加強。體育、藝術和勞動技術課程教師的數量均有較大增長,全國95%的學校能保障學生在校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近87%的學生在中小學接受了藝術教育。各地中小學勞動教育每周不少于1課。第二,基礎教育大班額問題有效破解。十年來,小學大班額比例從14%降至0.7%,初中從28.3%降至0.7%,普通高中從47.8%降至4.8%。第三,校外培訓治理取得明顯成效。90%以上的學生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書面作業,學校課后服務基本實現“5+2”全覆蓋,92%以上的學生自愿參加了課后服務。第四,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明顯加快。《職業教育法》首次修訂,高職三年擴招413萬人,2021年高職(專科)招生達到552.6萬人,是十年前的1.8倍。全國職業學校開設1300余個專業和12余萬個專業點,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各領域。第五,高層次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能力顯著提升。2021年全國共有在學研究生333.2萬人,比2012年增加了近一倍,其中,在學博士研究生50.9萬人;“雙一流”建設高校在學研究生195.4萬人,占全國的58.7%;“強基計劃”累計招收1.8萬余人,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計劃累計吸引1萬余名優秀學生投身基礎學科。
四是教育服務能力顯著增強。中高職學校(不含技工學校)、普通高校、職業高校等學校向社會輸送大量人才,包括工科、人文社科等多種領域。教育部直屬高校成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生力軍,目前已累計培訓教師11.64萬人次,累計培訓基層干部和技術人員77.8萬人,幫助制定規劃類項目1352項,落地實施科研項目1949項。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全國普通話普及率從70%提高到了80.7%,識字人口使用規范漢字的比例已經超過了95%,文盲率下降至2.7%。
五是教育條件保障達到新水平。第一,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占GDP的比例,連續十年保持在4%以上,教育成為財政一般公共預算的第一大支出。第二,學校校舍條件明顯改善。幼兒園生均校舍面積從5.8平方米增至10.2平方米,生均活動室面積從2.4平方米增至4平方米。義務教育學校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從3.7平方米增至5.1平方米,生均室內體育用房及運動場面積從7.3平方米增至8.2平方米。第三,教學設備配備達標快速提升。目前,從生均儀器設備值來看,義務教育學校2285元,是十年前的3.1倍;普通高中4968元,是十年前的2.3倍;中等職業學校8082元,是十年前的2.6倍,普通、職業高校17091元,是十年前的1.7倍。第四,學校信息化配置水平顯著提高。2021年全國義務教育學校互聯網接入率接近100%。
六是教師隊伍建設邁上新臺階。第一,教師規模不斷擴大。2021年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共有專任教師1844.4萬人,比2012年增長了26.2%,并依然處于增長趨勢。第二,教師素質顯著提升。2021年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專任教師中受過專業教育的比例均超過85%,比2012年分別提高24.2和39.1個百分點。小學、初中專任教師本科以上學歷占比分別為70.3%、90.1%,比2012年分別提高37.7個百分點和18.4個百分點。普通高中專任教師研究生學歷占比從2012年的5%提高至2021年的12.4%。職業教育專業課教師中“雙師型”教師占比已經超過一半,普通、職業高校專任教師中研究生學位教師占比達到77.5%,比2012年提高了15.1個百分點;高校碩士研究生導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分別為42.4萬人和13.2萬人,比2012年分別增長了19.5萬人和6.3萬人。
七是教育對外開放呈現新格局。2021學年在冊國際學生來自195個國家和地區,學歷教育學生占比達76%,比2012年提高了35個百分點;同181個建交國普遍開展了教育合作與交流;與58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學歷學位互認協議; 在國(境)外建設了25個魯班工坊;與教科文組織合作在華設立了10個二類中心;設立了12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席和姊妹大學網絡;中外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共舉辦37場會議,簽署了300多項合作協議,達成了近3000項具體合作成果;76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財政性教育經費十年累計支出33.5萬億
接著,教育部財務司司長郭鵬從四個方面介紹了十年來優先保障教育投入情況。
一是從比例看,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比例為4.13%,達到了世界平均水平。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十年累計支出33.5萬億元,年均增長9.4%。2011年到2021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從2.4萬億元到5.8萬億元,翻了2.4倍,年均增長9.3%;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從不到2萬億元到4.6萬億元,翻了2.5倍,年均增長9.4%,主要用于義務教育,其中中西部地區教育、“建檔立卡”戶教育和教師工資待遇是經費支出主體;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從1.6萬億元到3.7萬億元,翻了2.3倍,年均增長8.8%;全國非財政性教育經費,從不到6000億元到1.2萬億元,翻了2.3倍,年均增長8.6%。
二是從基數看,2011年至2021年,教育投入基數總投入接近6萬億元,財政性接近5萬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接近4萬億元,非財政性超過1萬億元。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中,80%來自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80%來自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80%來自地方。
三是從總量和生均看,2021年全國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幼兒園9506元、普通小學12381元、普通初中17772元、普通高中18809元、中職學校17095元、普通高等學校22586元,分別是2011年的3.3倍、2.2倍、2.4倍、2.5倍、2.1倍、1.5倍。其中,幼兒園年均增長12.6%,普通小學年均增長8.3%,普通初中年均增長8.9%,普通高中年均增長9.8%,中等職業學校年均增長7.9%,普通高校年均增長4.1%。
四是從增量和結構看,2011年至2021年,教育投入增量3萬億元,平均每年增加3000億元。第一,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中用于義務教育的經費,2021年達到2.3萬億元,年均增長8.9%;第二,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用于學前教育的經費,2021年達到2700億元,年均增長20.6%;第三,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用于中西部地區的經費占到50%以上,中央對地方教育轉移支付資金用于中西部地區的經費占到80%以上,原“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的財政性教育經費年均增速達到12.2%;第四,十年來,全國學生資助金額累計超過2萬億元,年資助金額從2012年的1322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2668億元;第五,2021年,用于教職工人員支出的占比達到61.6%,比2011年提高12.9個百分點,年均增長12.1%。
高校專利轉化金額十年增幅近10倍
之后,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司長雷朝滋從四個方面介紹高校科技創新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情況。雷朝滋提出,十年來,教育部先后組織實施了高校多項戰略行動和科技創新專項計劃,又組織高校共建設了688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448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第一,有力支撐國家科技自立自強。十年來,高校獲得的國家科技三大獎累計突破1000項,包括60%的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和90%的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
第二,自主培養大批科技創新人才。十年來,高校新增兩院院士350多位,近三次新增的兩院院士,高校占比都超過了50%;新增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超過1500人,高校集聚了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總數的近70%。據調查統計,2021年,高校參與理工農醫類研究與發展項目的研究生超過100萬人,比2012年翻了一番。
第三,大力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十年來,高校專利轉讓及許可合同數量突破6.5萬項,專利轉化金額從8.2億元增長到88.9億元,增幅接近十倍。目前,高校普遍將獎勵比例提高至70%,部分高校獎勵比例達到90%以上。
第四,積極服務區域創新發展戰略。十年來,教育部已和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同布局建設了229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上一篇: 國家職業分類大典凈增158個新職業
- 下一篇: 教育部:支持高校設置無障礙管理和殘疾人事業相關本科專業
相關問題
- 07-10 國家博物館:未經許可,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館內開展講解活動
- 07-10 教育部:將努力跑出就業加速度 幫助更多畢業生就業
- 07-10 河南:研學旅行將納入鄭州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
- 07-10 2022年全國職業本科招生7.63萬人,同比增長84.39%
- 07-06 湖北一學生高考志愿被同學惡意篡改 官方:將恢復此前志愿
- 07-06 財政部下達2023年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項目預算3000萬元
- 07-06 6月教育行業融資2.24億元,全部來自東南沿海地區
- 07-04 寧夏印發實施方案,到2025年底實現基本養老服務制度基本健全
- 07-04 四季教育2023年凈營收3420萬元,非學科培訓的學習服務占總營收54.1%
- 07-03 河南省:2024年全省再創建500所人工智能實驗校
- 最新回答
-
抖音企業號線索版_抖音企業號線索版功能與使用攻略 開場語:在當今數字化營銷時代,抖音企業號線索版成為企業拓展業務的有力工具。它能為企業搭建與潛在客戶溝通的橋梁,精準挖掘商機。接下來,讓我們深入了解其功能與使用攻略。 一、基礎功能概覽 精準定向推廣 可根據目標客戶的年齡、性別、地域、興趣愛好等多維度精準投放廣告,讓廣告觸達潛在客戶,提高營銷效率。比如服裝企業能將廣告推送給喜歡時尚穿搭的用戶。 數據實時監測 能實時掌握廣告的展示量、點擊量、咨詢量等數據,幫助企業了解營銷效果,以便及時調整策略,優化投放。 二、客戶線索捕獲 便捷留資入口 在廣告界面設置多種留資方式,如表單填寫、電話咨詢等,方便潛在客戶留下聯系方式,縮短轉化路徑,提高線索獲取能力。 線索分類管理 對獲取的線索進行自動化分類,根據客戶意向高低進行篩選,讓企業銷售團隊能優先跟進高意向客戶,提升轉化效率。 三、使用技巧分享 優質內容輸出 制作有吸引力的視頻和文案,結合熱點和品牌特點,吸引用戶關注,提高廣告的點擊率和轉化率。 持續優化策略 根據實時監測的數據,不斷優化廣告投放時間、投放形式等策略,確保營銷效果最大化。 結尾總結:抖音企業號線索版憑借強大的功能可助力企業高效獲取客戶線索。通過精準的定向推廣、便捷的線索捕獲以及合理的使用技巧,企業能有效提高營銷效率,為業務增長注入新動力。企業應充分利用該平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占先機。
訪客 回答于02-21
在線客服機器人_在線客服機器人優勢與應用場景解析 在數字化快速發展的當下,在線客服機器人憑借其獨特魅力,在服務領域發揮著關鍵作用。下面將深入探討它的優勢和應用場景。 一、高效服務優勢 響應速度快:在線客服機器人能在瞬間對客戶的咨詢給出反饋,無需客戶長時間等待,極大提高了客戶獲取信息的效率。比如在電商平臺,消費者咨詢商品規格,機器人可秒回。 持續服務:它能實現 24 小時不間斷為客戶提供服務,不受時間和節假日限制,隨時滿足客戶需求。 二、成本節約優勢 人力成本降低:企業無需大量招聘客服人員,減少了工資、培訓等方面的支出。而且機器人可以同時處理多個客戶的咨詢。 資源整合:能夠高效整合企業資源,提供標準化的服務和解答,避免人工客服可能出現的差錯。 三、多樣化應用場景 電商領域:在客戶購物過程中為其提供商品介紹、庫存查詢、訂單跟蹤等服務,提升購物體驗。 金融行業:可幫助客戶查詢賬戶余額、交易明細,解答金融產品疑問,提高業務辦理效率。 總之,在線客服機器人以其高效服務、成本節約等優勢,在電商、金融等多個領域展現出強大的應用潛力。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它定將為企業服務帶來更多可能和價值。
訪客 回答于02-21
客服小助手_客服小助手功能介紹,助力提升服務效率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的服務效率直接影響著客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客服小助手作為提升服務效率的利器,正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智能應答功能 快速響應咨詢 客服小助手具備智能應答能力,能瞬間識別客戶的常見問題并給出準確答案。比如客戶詢問產品退換貨政策,小助手可迅速提供詳細信息,節省了客戶等待時間,提升客戶體驗。 提供標準化回復 它存儲了大量的標準話術,保證服務的一致性。無論何時,對于相同的問題,客戶都能得到相同的專業解答,增強了客戶對企業的信任感。 二、信息管理服務 客戶信息整合 客服小助手能夠將客戶的各種信息進行整合,包括購買記錄、咨詢歷史等。客服人員在服務時可快速了解客戶背景,提供更精準的服務。 訂單狀態查詢 客戶可以通過小助手查詢訂單的實時狀態,如發貨時間、物流信息等。這讓客戶隨時掌握情況,減少因信息不透明而產生的焦慮。 三、多渠道協同支持 跨平臺服務統一 不管客戶通過網站、APP還是社交媒體咨詢,客服小助手都能統一處理,實現多渠道的無縫對接。 團隊協作高效溝通 客服人員之間可借助小助手共享信息、協作解決客戶問題,避免重復勞動,提高團隊整體服務效率。 綜上所述,客服小助手憑借智能應答、信息管理和多渠道協同等功能,極大地提升了企業的服務效率,是現代企業客服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它不僅讓客戶的問題得到及時解決,也為企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增添了市場競爭力。
訪客 回答于02-21
視頻號自動回復_如何設置有效的視頻號自動回復 在視頻號運營中,設置有效的自動回復能極大提升運營效率與用戶體驗。下面為您介紹設置方法。 一、明確回復目標 引導互動 要激發用戶與視頻號進一步互動,比如在自動回復中設置有獎問答的提示,鼓勵用戶留言回復參與,增加用戶粘性與活躍度。 提供信息 當用戶發送關鍵詞時,精準提供相關內容。若視頻號主打美食分享,用戶發送“甜品”,自動回復可提供經典甜品做法的鏈接。 二、規劃回復內容 語言風格 應根據視頻號定位和目標受眾確定風格。若面向年輕群體,可采用活潑俏皮的語言;若面向專業人士,需使用嚴謹規范的表述。 內容價值 自動回復的內容要對用戶有實際價值,如分享視頻號內優質內容,或是提供有用的生活小貼士等。 三、測試與優化 自我測試 運營者自己模擬不同場景和關鍵詞進行測試,檢查回復的準確性和及時性,保證無明顯錯誤或漏洞。 用戶反饋 收集用戶反饋,依據用戶意見不斷改進完善自動回復內容和機制,以適應不同用戶需求。 總之,設置有效的視頻號自動回復,需明確目標、合理規劃內容,并經過不斷測試優化,如此才能充分發揮自動回復的作用,為視頻號運營助力。
訪客 回答于02-21
私信引流話術怎么辦_引流話術實戰技巧分享 開場語:在當今的營銷環境中,私信引流已成為吸引潛在客戶的重要手段。然而,編寫有效的引流話術并非易事。接下來,讓我們一同探討私信引流話術的實戰技巧,為你的引流工作增添助力。 一、話術的吸引力構建 個性化問候:每個人都希望被特殊對待。在私信開頭使用對方的姓名或者針對性的稱呼,能瞬間拉近與對方的距離。比如“[姓名],您好!我注意到您對[相關領域]很有見解。” 突出價值:明確告知對方通過與你互動能獲得什么好處。可以是獨家信息、優惠活動,像“我們為您準備了[具體福利],僅限私信的朋友哦。” 二、內容的說服力強化 案例證明:引入實際的成功案例,讓對方直觀地看到與自己情況相似的人通過合作獲得了良好的結果。比如“[案例人物]和您有著類似的需求,和我們合作后,取得了[具體成果]。” 情感共鳴: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表達你的誠意和理解,讓對方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例如“我深知您在[相關事情]上的困擾,我們正好有解決方案。” 三、引導行動的收尾 明確指令:在話術結尾清晰地告訴對方下一步該怎么做,比如“點擊下方鏈接了解更多”或“回復‘報名’即可參與”。 制造緊迫感:給出一個時間限制,促使對方盡快行動,如“活動名額有限,先到先得哦”。 結尾總結:有效的私信引流話術需要在吸引力、說服力和引導力上多下功夫。通過個性化問候、突出價值、案例證明、情感共鳴、明確指令和制造緊迫感等技巧,能提高私信的回復率和轉化率,為你的業務引流開拓更廣闊的道路。
訪客 回答于02-21
- 本月熱門
取消評論你是訪客,請填寫下個人信息吧